如何从技术走向管理
发布日期:2015-07-22浏览:2415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时长18h H课程大纲---案例剖析1:如何缩短产品出货周期
 案例剖析2:如何缩短新产品试产周期
 课堂大礼包:
 1、课前诊断:课前电话沟通,了解客户培训需求;
 2、课堂解疑:课中互动沟通,解答学员实际问题;
 3、课后微咨询:课后送1天免费现场诊断,半天出核心问题《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》
 课程背景:
 针对的问题:
 ①很多技术部门人员靠灵感工作,随意性大,不愿意受公司制度的约束......
 ②很多企业技术人员队伍不小,但是分工不明确,技术人员经常会拿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来与挑战公司权威,甚至会跟老板产生软博弈;...
 ③技术人员的的工作无法细分,没有办法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进度,从而造成了管理上的因难......
 ④技术部门整体工作效率低,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试产周期长......
 本课程,针对以上管理现象,从浅入深做深度原因剖析,告诉学员如何让管理回归简单,如何从深奥抽象的管理知识这个怪圈中跳出来,从我们身边的实际案例出发,采取层层觉知、深度剖析的思维方式,采用边讲边操练的教学方法,语言生动活泼,让学员在轻松中学习管理,在快乐中解决问题。
 课程目标:
 获得方法:使企业得到一套有效运行的控制模式。通过现场模拟演练,为学员提供企业运作环节失控点的分析方法,设计控制动作及解决方案。
 提升业绩:借鉴老师讲解的方法,学员返回工厂进行实际实操,快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,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。
 拿来即用:现场解答疑难问题,提供解疑方案。通过学员面对面交流,老师现场提供工厂疑难问题解决方案,工厂即可操作。
 课程特色:
 课前深入调查学员单位生产管理的难点、疑点,结合学员单位的情况,全程进行模拟式实操演练。结合主讲老师二十年的宝贵咨询实战经验,课程案例均是由主讲老师亲身操作,真实可鉴;针对性设计以学员企业为背景的实战沙盘,消化课程知识,让学员把错误犯在课堂里,把正确方法带回去;分组研讨、课堂演练,让学习变成一个饶有趣味的竞赛。
 课程时间:
 2天,6小时/天,共12小时(另送1天免费现场诊断+半天核心问题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)
 授课对象:
 制造型企业董事长、总经理、副总、技术经理、生产经理、PMC经理、采购经理、销售经理、人力资源经理、工程技术人员等中高层人士
 授课方式:
 理论讲解40%、案例分享40%、学员互动与答疑20%。
 课程大纲:
 第一讲:管事之法:快速应变做管理
 一、中小企业的互动管理特点剖析
 1、人才和制度的互动发展
 2、模式和条件的互动发展
 3、内容和形式的互动发展
 二、中小企业的三态模型剖析
 1、最不好的管理状态:地摊模型。
 2、最好的管理状态:交响乐模型
 3、最适合的管理模式:球赛模型
 第二讲:管人之道:通过事情改变人
 一、以人为本,以事为先
 1、两种管人模式比较:能人管理和丰田造人
 2、传统文化的管人之道:多关注事,少琢磨人
 3、工作专注度决定产品价值度
 4、先做正确的事,才能正确地做事
 二、理顺事情,改人习性
 1、简单生活,简单管理
 2、管理要目中无人,心中有事
 3、人难管皆因事不管
 第三讲:从技术到管理的要点
 1、找准技术管理的切入点
 2、养成三个好习惯:细、反、知
 3、行动上落实“细节决定成败”
 4、方案关注细节,检查关注频率
 5、建立自动自发的团队
 6、管理要注重等距离
 第四讲:案例剖析,靠管理缩短设计周期
 一、案例1:如何做好技术管理,缩短产品设计时间和生产周期
 1、企业介绍:
 ◎JZJ工业设备有限公司,是一家从事工业涂装设备、汽车保修设备、抛丸喷砂设备的设计、生产和销售的经济实体,员工300人,年产值8000万左右。
 2、针对问题:
 ◎生产周期长,经常延迟交期,客户投诉严重;
 ◎设计时间长,无法满足客户的交期要求。
 3、改善动作:
 ◎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分析
 ◎流程中各项动作的问题分析
 ◎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改善分析
 ---图纸设计频繁返工的改善
 ---明确图纸设计时间
 ---合理分工,减少技术人员浪费
 ---明确图纸设计计划,定期检查总结
 ---界定责任,奖罚得当
 4、数据变化:(300天)
 ◎设计时间;项目设计时间从38天缩短为22天,减少16天;
 ◎订单准交率;从35.8%提升到100%,提升幅度45.2%;
 5、管理感悟:
 ◎在生产、采购、仓库这些部门推行制度管理容易,而在技术部门推行制度管理就难,这是认识上的错误,技术部门的工作效率部分来源于技术人员的灵感,更多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去掉懒散习性的管控措施;
 二、案例2:如何做好技术管理,缩短新产品设计和试产周期
 1、企业介绍:
 LH集团水龙头分厂,有模具、铸造、机加、抛光车间、酸洗、电镀、装配等生产车间,员工1200名,以设计、生产、销售水龙头系列产品为主,它的销售非常好,品牌好,品牌影响力主要靠新产品的不断上市来支撑,集团公司年产值达40亿。
 2、针对问题:
 ◎产品经理抱怨新产品量试周期过长,影响新产品上市计划的推进;
 ◎各部门在新产品量试方面存在互相推诿现象,出现问题时都说是生产工艺不成熟。
 3、运作思路:
 ◎转换思维,从管理角度解决问题
 ◎新产品试产设专人、专区、专箱、专管
 4、改善动作:
 ◎现状分析
 ◎影响开发进度的原因分析
 ◎改善对策及具体动作
 ---成立专门攻关小组
 ---规范各部门职责,对跟踪进度
 ---设置专区,专人生产
 ---每天报告进度
 ◎执行过程中频繁检查
 ◎方案总结、动作优化、持续改善
 ---阶段性总结,发现问题持续改善
 ---试产发生异常及时开会讨论、处理
 5、数据变化:
 ◎量试周期,从81天缩短为39.9天,提升49.3%;
 ◎产品入库款数,从11款/月,提升到17.5款/月,提升幅度59.1%
 6、管理感悟:
 其实新产品量试周期长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工艺问题,而是管理过程中没有落实好“计划、组织、协调、领导和管控”这些基本的管理职能。
 课堂互动:
 一、学员提问:
 二、讲师解答:
 课程总结
 课后免费微咨询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